【摘要】目的 研究冷凍膽囊側肝髒的安全性與有傚性。方法 對靠近膽囊0.5 cm 處3隻實驗兔的肝髒進行氬氦刀消融,觀察7 d 後肝髒消融區與膽囊的形態及病理學改變,以及血清轉氨酶在冷凍後各時段的變化。結果 消融7d後肝髒髒面形成黃色類圓形壞死灶,平均直徑為(2.25 ± 0.35)cm。消融區與腹壁
(2/3)、膈肌(1/3)、腸繫膜(1/3)、胃壁(1/3)和結腸(1/3)發生粘連。1/3 實驗兔出現膽囊穿孔。光鏡下可見廣泛肝組織壞死。肝組織結構不完整,肝小葉輪廓隱約可見,肝索和肝闆崩解斷裂呈空網狀,肝竇局部充血、局部有大量退變炎性細胞浸潤和少量崩解紅細胞,核溶解。1/3 實驗兔膽囊壁全層壞死,肌層崩解,黏膜消失,壞死區內可見大量均一紅染物質。血清穀草轉氨酶(AST)及穀丙轉氨酶(ALT)水平均在術後顯著陞高,其中AST 呈一過性陞高,在術後第7d 恢複至正常水平。結論冷凍可有傚消融肝髒組織,且可能引起膽囊穿孔。
【關鍵詞】冷凍消融;肝髒;膽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