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係估唔到,做咗一世老師,頒咗咁多獎俾人,今次住院,我自己居然都攞咗張獎狀返屋企。」 坐喺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病床上,72歲嘅趙阿姨(化名)緊緊攞住一張鮮紅嘅「最佳康復勇士」獎狀,眼神裏充滿堅毅。 喺冠心病同腫瘤雙重打擊之下,呢張獎狀成為佢生命中最光亮嘅燈塔。
冠心病夾腎腫瘤 治療陷入兩難
趙阿姨係內蒙古人,係一位退休老教師。今年五月,一次例行老人身體檢查,打破咗佢平靜嘅退休生活。B超同增強CT檢查發現左腎有個大約5.9厘米嘅腫塊。
回想平時生活,性格爽朗嘅佢,雖然偶爾有尿頻尿急,但一直以為係年紀大,自然無加以理會。點知,腫瘤嘅發現,就好似頭殼捱咗一棍。
為咗搵更專業、更可靠嘅治療,佢嚟到廣州一間大型醫院求診。短短半個月內,腎上嘅腫瘤就長到9.6厘米,情況迅速惡化。
更嚴峻嘅係,心臟檢查發現佢有嚴重冠心病——前降支、回旋支近端完全閉塞,右冠脈中段狹窄70%。呢代表,任何大型手術都會面臨高風險,例如術中心肌梗塞或者心衰竭。
醫生提出兩個選擇:
一係先做心臟搭橋手術,三個月後再切除左腎;
二係直接做手術,但術後可能要洗腎,甚至要喺ICU觀察,嚴重啲可能「落唔返嚟」。
無論邊個方案,趙阿姨同屋企人都接受唔到。 佢一度想放棄,唔想再辛苦。不過,佢嘅子女唔肯放手,到處打聽,終於喺一位介入科教授推薦下,了解到「冷凍消融技術」或許係出路,尤其對於年紀大、心功能差、體弱嘅病人。
得知復大腫瘤醫院院長牛立志係冷凍消融領域嘅權威之後,一家人決定嚟到復大腫瘤醫院醫療一科,搏一線生機。
多科會診出良策 安全處理化危機
趙阿姨入院時情況極之棘手:腫瘤幾乎長滿成個腎,射血分率得39%(正常係50%~70%)。一邊係危險萬分嘅心臟病,一邊係潛伏殺機嘅腎腫瘤,真係前有狼後有虎。


為咗盡快搵到合適方案,醫療一科團隊迅速啟動多科聯合會診,根據趙阿姨嘅身體狀況,制定咗一套分階段嘅個體化治療方案:
第一階段:
穩定心臟狀況,密切監察病情,進行綜合支持治療。
第二階段:
控制腎臟腫瘤,先用腸動脈灌注化療術 + 動脈化療物質栓塞術,抑制腫瘤生長,為下一步治療爭取時間。

介入科副主任鍾小軍為佢進行治療
第三階段:
當血常規、心肌酶、心臟彩超、CT複查結果顯示病情穩定後,進行冷凍消融手術,進一步控制腫瘤,同時減少對心臟嘅負擔。

院長牛立志及院長助理龍新安為佢實施冷凍消融手術



整個流程好似一場精心編排嘅接力賽,需要多學科無縫協作,每一環都至關重要。
但當趙阿姨得知術後要入ICU觀察時,佢一度好驚,因為一直以為ICU係「好危重先會入去」。甚至擔心「落咗手術台就返唔嚟」。
幸好,牛立志院長同醫護人員耐心解釋,同細心鼓勵,阿姨終於放下心頭大石,勇敢接受挑戰。
「結果出乎意料地好。」
手術後,趙阿姨冇明顯不適,喺ICU觀察咗一日一夜後,佢精神抖擻咁同守候嘅子女講: 「孩子,這場硬仗,媽媽打贏咗!媽媽成功闖關啦!」
特別嘅「榮譽證書」 係堅韌勳章
喺牛立志院長同醫療一科團隊高超醫術保駕護航之下,加上子女無微不至嘅陪伴,趙阿姨積極配合治療,各項指標逐步穩定,最終交出一份滿意嘅出院答卷。出院時,一場充滿人情味嘅小儀式令佢感動到眼濕濕——朝夕相處嘅護士們為佢頒發「最佳康復勇士」獎狀,而佢嘅子女則獲得「最佳陪護」獎狀。

「你哋對我真係太好啦,嚟到呢度,好似返咗屋企咁。」 趙阿姨手撫獎狀,滿面感觸。 由入院嘅細緻安排,到住院期間悉心照顧;由度身訂造嘅個體化治療方案,到專業高效嘅技術手段;特別係醫護人員好似家人般嘅關懷,都讓佢倍感溫暖。呢位曾經為學生頒發過無數獎項嘅老老師,從來冇諗過,喺與病魔搏鬥嘅病房入面,自己都會獲得一份沉甸甸嘅「生命榮譽」。佢同子女仲親手寫咗一封深情嘅感謝信,字字句句都流露出真誠感激。


一張唔簡單嘅獎狀 滿載溫度與力量
呢張睇落平凡嘅獎狀,唔只係一張紙。 佢凝聚咗醫療一科團隊用科學與醫術,幫助病人時所付出嘅細心與愛心;佢係對趙阿姨堅強意志同積極配合嘅最高肯定;亦係對所有病友嘅一份鼓勵同榜樣。
醫院希望透過咁嘅「頒獎」儀式,傳遞樂觀與希望,鼓舞更多病人用正面心態擁抱生活、笑對挑戰,令瀰漫消毒水味嘅病房,都可以綻放生命嘅光芒與期盼。
願每一位病人都能喺科學治療與人文關懷中,搵到屬於自己嘅生命燈塔,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