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嘅甲狀腺左右結節活檢結果都係惡性,而且頸部仲有淋巴結轉移。呢種情況唔啱做消融,應該以手術為主。」
之前我遇到過一位甲狀腺結節嘅病人,專程搵我做消融。不過一般嚟講,如果結節細過1厘米、冇淋巴結轉移,而且病理屬於低危甲狀腺癌,先比較適合做消融。顯然,呢位病人情況唔啱,我就拒絕咗佢嘅要求。最後,我哋醫院頭頸腫瘤外科專家曾宗淵教授為佢做咗手術,而家恢復得唔錯。
△同病人交流中
△呢位病人同樣係甲狀腺癌並且有淋巴結轉移,首選都係做手術切除,而手術成功嘅關鍵之一就係要徹底清掃淋巴結。
甲狀腺結節熱消融術係一種微創治療技術,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同激光消融等等;喺超聲波實時引導下,通過經皮插入消融針,精準刺入甲狀腺結節入面,啟動機器之後,消融電極產生熱量,利用熱效應令病變組織入面嘅水分快速蒸發、乾燥、凝固同壞死,最後由身體自然吸收,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呢項技術喺國內外已經應用咗二十幾年,佢有微創、可重複性高、手術後恢復快、唔影響甲狀腺功能、兼且術後外觀靚等優點,病人接受程度比較高。
對於良性甲狀腺結節,熱消融術已經慢慢變成咗外科手術切除嘅替代方法,而且效果唔錯。好似:
2020年,歐洲甲狀腺協會發表咗《影像引導甲狀腺良性結節熱消融指南》,明確指出熱消融係治療有症狀嘅良性甲狀腺結節一個有效方法,推薦用激光消融同射頻消融做首選,微波消融喺歐洲比較少用,排喺二線選擇。
2022年,美國頭頸學會-內分泌科同歐洲甲狀腺協會聯合發表咗《射頻消融同相關超聲引導消融技術治療甲狀腺良性同惡性疾病國際多學科專家共識聲明》,亦指出,對於引起壓迫症狀或者影響外觀嘅良性結節患者,超聲引導嘅熱消融可以做手術嘅一線替代選擇;對於有自主功能性結節但對一線治療有禁忌症嘅病人,熱消融都係一個安全嘅替代方案。
不過,講到甲狀腺癌做熱消融,學界一直有唔同嘅睇法。例如:
2024年,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消融治療專業委員會發表咗《甲狀腺乳頭狀癌熱消融治療專家共識》,但入面有啲推薦內容引起咗廣泛討論。共識中推薦「將熱消融作為T1aN0M0 PTC(甲狀腺乳頭狀癌)嘅一線治療方法之一(強烈推薦,高質量證據)」。
有學者指出,共識引用嘅研究證據並無做隨機對照試驗去比較熱消融同保守治療。再者,研究證據針對嘅T1aN0M0患者,其實前提係已經證實係低危、單發嘅腫瘤,但共識入面將呢啲推廣到所有T1aN0M0,甚至T1b、多灶型等等高危PTC病人。此外,有學者認為引用嘅三個研究,雖然係多中心研究,但平均隨訪時間比較短,最長都只係34.57個月,對於進展緩慢嘅PTC病人,呢個時間明顯唔夠。
同樣,美國甲狀腺協會(ATA)最近發佈嘅《2024成人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徵求意見稿)》入面,熱消融都未被列為常規嘅初始治療方法。
韓國方面,喺2025年1月2號更新咗相隔近七年嘅「復發性甲狀腺癌射頻消融指南」,指南強調熱消融近年積累咗好多循證證據,但都指出,應該用喺「拒絕手術或者手術風險高」嘅病人身上。
值得留意嘅係,2025年4月,國際第一版《甲狀腺乳頭狀癌T1N0M0熱消融治療國際專家共識》喺國際權威期刊《RADIOLOGY》發表。
呢份共識打破以往只建議針對T1a期(腫瘤直徑細過1cm)嘅局限,第一次以國際專家共識形式,將T1b期(腫瘤直徑細過2cm)、多發乳頭狀癌、被膜微侵犯乳頭狀癌同埋位於甲狀腺峽部嘅乳頭狀癌都納入咗熱消融範圍,同時,將熱消融提升到同手術一樣,成為首選治療方法。
呢個突破,代表住T1期甲狀腺乳頭狀癌熱消融治療已經得到國際專家嘅認可。
目前大家對呢個話題仍然有好多爭議同討論,好大一部分原因係因為唔同學科之間存在差異。其實熱消融技術而家已經好成熟,安全性同療效都得到驗證。我哋需要搞清楚佢適合嘅時機同適應症,係根據病人情況去揀技術,而唔係就住技術去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