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壁太厚了,沒辦法治療!”Maxut(化名)來自哈薩克斯坦,確診胃癌後卻因為風險過高,無法在當地醫院得到有效治療,落得回家“等死”的結果。
抵達廣州,迎來曙光
2023年10月,Maxut因持續胃痛到當地醫院做胃鏡檢查發現,胃壁增厚,活檢提示為胃癌。而胃出血、胃潰瘍以及肝臟多發結節,帶來的風險高、治療難、生存期短,也讓他害怕不已。僅僅只是40天,身心遭受折磨的他,體重輕了20斤。但不甘放棄的家屬試圖在網上尋找“生機”,最終找了中國的腫瘤專科醫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就這樣,Maxut及家屬輾轉多趟飛機,帶著既往的檢查資料抵達廣州,來到復大醫療二科。而貼心的接機服務、醫護人員的和善態度、翻譯人員的溫馨陪伴,都讓他漸漸放下心。尤其是在得到“可以治療”的結果後,全家都仿佛看到了“曙光”,但仍然喜憂參半,因為未知因素太多。比如在哈薩克斯坦從未聽過的介入化療、免疫治療以及冷凍消融技術,成熟嗎?對病情有效嗎?副作用會不會太強?
聯合治療,又驚又喜
但強烈的求生欲,讓Maxut決定“搏一搏”。在完善相關檢查,並與醫生詳細瞭解相關診療技術後,Maxut接受了多個療程的介入化療聯合免疫,控制其胃部、肝門區、腹膜後以及腸系膜間等病灶發展。同時醫生採取冷凍消融術,局部滅活肝臟轉移瘤,為後續的治療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胃癌肝轉移常為多發,且伴著遠處淋巴結轉移、腹腔播散、其他器官轉移,單一療法無法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其治療多為聯合治療。胃癌原發灶對化療較為敏感。通過介入灌注化療的方式,在腫瘤供血動脈內灌注化療藥物,使腫瘤區域藥物濃度增加,可達到提高療效、減輕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目的。
同時在治療期間聯合免疫藥物,啟動並增強Maxut自身免疫系統“戰鬥力”,提升了識別和清除腫瘤細胞的能力。而冷凍消融則通過穿刺針尖形成冰球,溫度快速降至-140℃~-190℃以下,再重新複溫,使得腫瘤細胞脫水和破裂,達到腫瘤壞死目的。
第一個療程後兩周復查CT顯示,胃壁增厚較前減輕,肝臟轉移瘤縮小及胃周腫大淋巴結較前縮小。對於這個檢查結果,Maxut及家屬又驚又喜,既驚訝於有療效,副反應小,又喜於病情得到控制,他們知道,這一步“搏”對了。目前,Maxut整體恢復良好,正在接受後續的化療及免疫治療。
這幾種飲食習慣是胃癌的“導火索”
在交流中,Maxut告訴我們,自己患有胃癌,可能跟飲食習慣有關。哈薩克斯坦是胃癌高發國家,這與其傳統菜肴以肉類為主的特色菜肴難以消化,缺乏新鮮蔬菜的攝入息息相關。此外,過度飲酒、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三餐不正常等)、常吃剩菜剩飯、愛吃醃制食品(臘腸、臘肉、鹹魚等),都會增加胃癌風險。
並非所有的胃病都會發展成為胃癌,胃病轉化為胃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到多種因素,可能需要幾年、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不會發展為胃癌,具體時間取決於生活習慣以及是否及時治療。但一些胃病,特別是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可能會增加發展成為胃癌的風險。
如果長期胃疼、胃脹,甚至出現胃炎或胃潰瘍,不採取任何干預措施,長此以往,胃粘膜的損傷得不到修復,胃病便會反復出現,嚴重者甚至發展成胃癌。因此,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飲食的健康,定期進行胃部健康檢查,以早發現、早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