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譚友好,14年前患肝癌,由於晚期病情兇險,輾轉市內多家醫院都被拒絕收治,本以為生命將此結束,熟料幸運之神降臨,來到復大接受治療後,癌癥竟然奇跡般出現好轉。近日,筆者采訪了他,記下了這位抗癌勇士14年的康復之路......
2016年7月的一個下午,窗外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籠一樣,熱得使人喘不過氣來。在復大海珠院區7樓一間普通病房,剛剛午睡醒來的譚友好正在收拾床鋪,這已是他第十次前來醫院復查(癌癥康復患者每年需例行復查)。看見我來後,他連忙來門前迎接“來了啊,快請坐”。
我打量著面前這位皮膚黝黑,臉色紅潤的中年男子,也許是曾經受警察職業的訓練,他展現出易於常人的精神面貌,年近花甲,毅然神采奕奕。若不是護士長提前告訴我,我完全無法看出他竟然就是醫生們常常提及的那位肝癌病人。
譚友好曾患巨大肝腫瘤,現已生存逾14年
14年前的那段經歷,猶如昨日發生的事情般縈繞在他腦海......
2002年,家住清遠英德的他來到廣州,不為別的,僅僅是因為兩周前的腹部不適體檢,在當地縣級醫院照了B超和CT後,查出了腹部有巨大腫瘤。這個消息,打破了他原本平靜安逸的生活。
他迅速來廣州的醫院做深入檢查,肝臟有一個12厘米大的腫瘤。“那一剎那,猶如世界末日一般。”譚友好回憶著那段如同夢魘般的日子。更令他無法接受的是,醫院認為其病情已是晚期,竟勸說他回家。後來,譚友好輾轉市內其他醫院,也被告知,活不過三個月!
突如其來的消息猶如當頭一棒。禍不單行,不久前妻子才查出結腸癌,如今自己也收到一紙診斷書,譚友好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中。
有想過放棄嗎?譚友好回憶說,“因為當時已處於晚期,幾家醫院都認為我的病已經沒有太大的治療意義,都不肯收治,心裏簡直絕望到極點。想過自殺,但念及尚年幼的兒子,我狠不下心,放不下家人啊”。
現實如此無奈,走投無路的他只能收拾包袱回家。沒有人知道,那晚的譚友好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回到英德的。大醫院不收治,還能怎麽辦?難道就這樣白白等死嗎?
“不!為了家人,我要活下去!”,譚友好堅定了信念。
回到英德後,譚友好求助了不少民間偏方,聽說當地產的一種蜂皇漿治病有神奇效果,他嘗試過,但他也很清楚,僅靠這些治癌,也是天方夜譚。
正在他掙紮於死亡邊緣時,朋友的一則消息讓他重燃希望之光。經友人介紹,他再次來到廣州。奔赴一位“救命恩人”——徐克成!
2002年9月,他來到復大腫瘤醫院,徐克成院長查看了他的情況後,也表示不樂觀,因為腫瘤巨大,壓迫到其他器官,右腹部嚴重腹脹,滿肚子腹水的譚友好連走路都得弓著背,沒有胃口進食......
但只要有一絲的希望,就不會放棄。徐克成願意為此一搏。首先對他進行了兩次肝動脈化學栓塞治療。與大部分病患不同,譚友好做完介入治療後反應強烈,幾乎每日一早都會低燒,足足燒了兩個月。
譚友好回憶著當初的痛苦:“印象很深的是,我每天8點半到冰箱拿冰袋敷著額頭,退燒針不能天天打,只能靠自身來克服。想著都被折磨成這樣了,估計時日無多了......”
徐克成教授卻認為,發燒未必是壞事,相反很有可能是好征兆。按徐克成教授的說法,出現發熱證明腫瘤正一天天壞死,開始逐步縮小。“聽了徐院長的話,我頓時舒了口氣。這大概是那段時間以來唯一的好消息了。意味著病情出現好轉,一切都還有希望。”
在徐克成教授與牛立志博士的共同努力下,譚友好進行了超聲引導下經皮冷凍消融治療,奇跡發生了!
兩個月後,譚友好做CT檢查,發現腫瘤真的奇跡般縮!小!了!隨後, 又接連做了三個療程,腫瘤從12厘米縮小到了7厘米,腹水也消失了。誰會想到,一個被各大醫院判了“死刑”的人,竟然活了下來。譚友好揮去了心中的陰霾,重燃了對未來人生的向往。
2003年3月開春,萬物復蘇,溫暖的陽光普照著大地。譚友好的人生也走過了他的“嚴冬”,盼來了奇跡。他知道,他的重獲新生,離不開徐克成教授,離不開牛立志博士以及復大醫院上上下下醫護員工的共同努力。
2007年徐克成教授遠赴譚友好家鄉探望時,在公園合影留念
治療成功後的五年,譚友好每年都會來醫院做一次復查。度過了第一個五年,他的病沒有再復發;第二個五年,繼續平安度過;現在即將迎來第三個五年......
康復後的這些年,譚友好奔走在各大癌友圈、網絡論壇,常常與身邊的癌友們聊天,彼此鼓勵,他陪伴身邊認識或不認識的癌癥病人度過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黑暗期。許多病友在他的鼓勵下,再次振作起來,面對現實,積極治療。與此同時,他兒子大學畢業,工作了。
很快,他的勵誌故事傳遍了家鄉英德小鎮,越來越多的媒體邀約采訪。甚至吸引了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媒體記者。在我們短短壹小時的談話間,他電話不斷響起,很多病人都來電詢問他過往的治療經歷,他已成為癌友們的“知己大叔”。
每年來醫院復查,他都會鼓勵其他癌癥病患積極面對病情,他用真實的經歷告訴人們,對抗癌癥,心態是最重要的。
“如果現在面前有位癌癥病人,你最想對他說什麽?”他回答:“我最想說,人生不到最後一刻都不能輕言放棄。”他希望更多的人相信,信念可以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