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腫瘤治療 >患者故事
  • 分享到

患者故事

葉紫微的故事

副神經節瘤—廣東

热度:★★★★★日期:2014-06-23作者:None来源:FUDA

  葉紫薇,位家住廣東英德山區的6歲女孩,2年前發現左頸部腫物,逐漸長大,睡眠時喉中出現哨鳴音。檢查發現左頸部見7 X 5厘米大小包塊,氣管被腫瘤壓迫向右偏移,並變窄;超聲和CT檢查均顯示左頸部頸動脈前方,頸椎23水平有雞蛋大小腫瘤,邊緣不甚清楚,壓迫氣管,並向椎管內延伸。腫塊穿刺活檢,提示為副神經節瘤。

 

  這是種罕見的良性腫瘤,雖然不會像惡性腫瘤那樣轉移到其他地方,但它的位置特殊,腫瘤與脊椎內的脊髓只相距幾毫米,如果繼續生長,就會壓迫脊髓,引起高位截癱;腫瘤又毗鄰氣管,已經將氣管壓迫變窄,如果進步壓迫,就會引起氣透不過來,生命就有危險。外科醫生不敢開刀,這可以理解,因為術中稍有不慎,就會引起脊髓損傷,後果不堪設想。

 

  2005年,在位肝癌老病人譚友好帶領下,葉紫薇來到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醫院專家先給她做氣管切開,以保證呼吸通暢,再在超聲指引下,將冷凍探針插入左頸部腫塊內,做消融治療。術中術後沒有出現任何並發癥。6個月後CT復查顯示腫塊縮小,氣管受壓改善。

 

  20125月初,就是小孩來復大治療後的第7年,徐克成院長在肝癌老病人譚友好的陪同下,專門去看望這位小孩。他們從英德出發,汽車開了大約40分鐘,就從高速公路下到鄉村公路。兩旁到處是工地,推土車、卡車在路上旁若無人開動。幾十分鐘後來到個小村口。他們下了車,拎著帶來的水果,穿過坑坑窪窪的泥土路,在小巷的盡頭,到了小孩的家。位老奶奶駝著背正在殺雞。譚友好告訴徐院長,這是寬待他們的。小孩尚未放學回來。徐院長走出小巷,來到塊菜地旁,雞鴨正在爭著覓食。天藍水清,空氣中帶有泥土味。半小時後,小孩坐著她爸爸的摩托車回來了。她長高了,雖然清瘦些,但精神很好,連連叫我“爺爺院長”,並把做的作業給我看。字寫得很工整,文句也通順。徐院長問了她幾個問題,她回答得很好;又大略地給她做了神經系統功能,切正常。

 

  天快黑了。葉紫薇家人對徐院長千謝萬謝,硬留他們吃過晚飯再走。徐院長說:“今天看到紫薇這麽健康,長大了,是對我最大安慰,讓我感到了成功後的幸福!所以妳們不要謝我,而是我要謝謝妳們。”

 

  葉紫薇的治療記錄

 

  副神經節瘤,左頸部腫物,呼吸困難。超聲和CT檢查均顯示左頸部頸動脈前方,頸椎23水平有雞蛋大小腫瘤,7 X 5厘米大小,邊緣不甚清楚,壓迫氣管,並向椎管內延伸。有引起高位截癱危險。腫塊穿刺活檢,提示為副神經節瘤。在CT引導下,作經皮冷凍消融。術後,腫塊縮小,癥狀改善。截癱危險消除。隨訪8年余,未復發。

  

 

  

 

  

 

  

 

  

 

  

 

  X微治療成功經驗

 

  軟組織腫瘤包括良性和惡性(肉瘤)。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手段。對於不能手術切除的腫瘤,通過手術中冷凍或經皮冷凍可予以清除或使瘤負荷減少。

 

  該患者雖然患的是良性腫瘤,但位置特殊,在頸椎旁邊,進步會侵及脊髓,引起截癱。無法手術。在幾乎無法可施情況下,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專家大膽采用經皮冷凍消融,使腫瘤退縮,隨訪8年無復發。這是個信心-決心-技藝-悟性相結合的範例。

  • 相关病种
    • 神經纖維瘤
    • 神經纖維瘤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基因缺陷使神經嵴細胞發育異常導致多繫統損害。根據臨床表現出基因定位分為神經纖維瘤病I型(NFI)和Ⅱ型(NFⅡ)。主要特征為皮膚牛奶咖啡斑和週圍神經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外顯率高,基因位於染色體17q11.2...

  • 相关疗法
    • 氬氦冷凍療法 (CSA)
    • 這是1998年美國FDA、1999年中國SDA批准的新療法。中國無論在冷凍治療例數還是病種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廣州複大腫瘤醫院於2000年從美國引進該技術,到2015年年底,我院已完成冷凍消融治療10000餘例,病種30多種,在中國和世界居...

  • 相关医生
  • 分享我們的網站
  •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信
  • QQ好友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取消
  • 聯繫我們
  • 服務熱線
    +852 5113 2994
  • 諮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