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癌癥的早期發現,人們首先想到的多半是抽血化驗腫瘤標記物。若各項指標均在正常範圍內,就“萬事大吉”;若有某一項或某幾項結果超標,就淒風苦雨、緊張焦慮。
提到腫瘤標記物,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CEA、AFP、PSA、CA19-9、CA242、CA125、CA15-3等。至於這些復雜的字母和數字組合代表怎樣的生理和病理意義,大多數人就不甚了了了。
即便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搜索引擎提供的答案也莫衷一是,很多網站都是模棱兩可地寫著“××指標升高可能存在腸癌、胃癌、肝癌等……此外,部分良性腫瘤、炎癥性疾病,也可導致××指標的升高……”要是追問某項腫瘤標記物檢測值升高,到底指向哪一種惡性腫瘤,如果不結合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細胞學檢查等“旁證”,即便是專科醫生也難以給出明確的答案。因此,普通人群若是將早期發現癌癥的希望都寄托在腫瘤標記物上,完全不是科學的態度。
腫瘤標記物檢測的臨床價值究竟幾何?是靈敏的“警示信號”還是可有可無的“雞肋”?所謂腫瘤標記物,從生物化學角度來看,多為腫瘤細胞(或某些發生非腫瘤性病理改變的細胞)所產生和釋放的特殊化學物質,通常為糖類抗炎、酶或激素等。正常人血液(體液)中腫瘤標記物的含量極低,而腫瘤患者(或某些非腫瘤性疾病)相關指標則會出現異常。但是,以上所說的只是一般情況。
目前臨床常用的腫瘤標記物除了極個別(如AFP、PSA),其余的無論是靈敏性還是特異性,都夠不上臨床上所說的“金標準”。可以這樣理解——對於普通人群,腫瘤標記物異常並不意味著必定患有腫瘤;腫瘤標記物正常也不代表一定“安全”。從醫學科學角度來評價,常規的腫瘤標記物檢測,更多地用於已確診患者的病情監控。通常情況下,已確診患者經過手術、放療、化療、免疫或內分泌等治療,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相關腫瘤標記物可逐漸降低,部分患者甚至恢復正常。一旦腫瘤復發或轉移,往往在出現影像學可見的病竈之前,腫瘤標記物便會再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