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上午,有幸穫“精準扶貧資助計劃”的廉江首批貧困癌癥患者,結束了第一階段的初步治療,撘上返回廉江的大巴。今天一早,天空細雨懞懞,廣東省廉江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陳川趕到廣州復大腫瘤醫院6樓病房,迎接他們出院。收拾好包袱後,幾位廉江患者激動地與陳主任握手,談起在復大治療的感受。
同病相憐,讓他們互相陪伴鼓勵,在短短的數日時光中產生了深厚的情誼。在家庭經濟貧困的壓力下,有幸穫得“精準扶貧項目”的資助,讓他們重新看到了希朢的曙光。登上返回家鄉的大巴前,彭姨(化名)整理了一下她剛染不久的栗紅色頭髮,這讓她看起來顯得年輕,“回到廉江好找工作”。
儘管有人提醒她染髮膏有致癌物,但她還是會染,為了遮蓋一些白髮,讓自己的形象還算過得去。自從生了這場大病,她無法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一直對外隱瞞病情。
這是自2006年1月檢查出“原發性肝癌晚期”後,彭姨第一次專程來廣州看病。同行的還有幾位同時穫得資助的患者,都是貧困的癌癥病人,三位肝癌,一位纖維肉瘤,還有一位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他們互相稱為“戰友”。
幸運地成為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首批精準扶貧援助計劃項目的入選者之後,彭姨和另外的伙伴們在醫院經歷了十多天的初步對癥治療。彭姨結識了同住一間病房的“戰友”林海媛,她們早上在治療之余,會去市場買菜,中午一起洗菜做飯,連同病房裏的其他病人,大家在廚房裏出出進進,好不熱鬧。
“發病到現在已經11年了,比起其他肝癌病人,我已經很幸運了。”彭姨笑着說。2006年臨床診斷為“原發性肝癌”的時候,兩個兒子都還不到10歲。彭姨在東管一家鞋廠做培訓師,一個月收入一千多。再加上老公打工掙得的錢,全家人滿打滿算,日子過得緊巴巴。未曾想,曬衣服仰起頭時眼前天地旋轉一片漆黑,讓她懷疑起自己身體機能衰老得厲害。去醫院一查,卻得出了這個讓人難以接受的結果。
據彭姨的主治醫生稱:與其他幾位受資助的廉江病人比較,彭姨的病情是較輕的一位。另一位譚叔(化名),似乎併沒那麼幸運,自2015年確診為“膽管細胞性肝癌”後,去年8月複查被告知腫瘤有進展。
因為患病,譚叔無法繼續工作,只能在村裏幫人打些散工,妻子為了照顧他,也不得不辭去工作,從東莞回到廉江。兩人都沒了收入,家裏一下陷入了的貧困的境地,但為了治病,無奈的譚叔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妻子作為家裏僅有的勞動力,也只能偶尒做做手工補貼家用,日子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6年,彭姨從東莞辭工後回到老家廉江治病,為了籌錢,幾乎問遍了所有的親友,在廉江市人民醫院做了介入栓塞治療,她從未想過放棄。此後的6年,她只要一籌到錢就會繼續做治療。
2012年,彭姨帶着兩個準備讀初中的兒子到鎮上租房。“一來小孩上學方便,我也可以嘗試找找工作,在鎮上看病也不會太遠。”在隱瞞了真實病情後,彭姨好不容易在一家製衣廠覓得一份車工的工作。“貨多的時候,一個月加班加點熬夜趕工才有個千百塊”。加上老公在廣州打散工的微薄收入,生活勉強能支撐下去。
為了保住工作,彭姨生怕被別人知道自己有病,連廠裏的救濟困難員工計劃都不敢報名。“讓人知道了,誰會請一個癌癥病人做工?”極力地隱藏,掩蓋不了彭姨越來越汎灰黃的臉色。
彭姨病歷上的治療記錄顯示,自2012年過後,她便沒再做過任何治療。“每做一次介入(栓塞治療)就要好幾千,實在是沒錢,”由於病情發展,廉江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多次勸她儘快住院,但彭姨不敢去,“我怕躺下後,就再也起不來了。”說到這,彭姨終於忍不住嚎咷大哭。隔壁床的“戰友”林海媛趕緊拿來紙巾,輕輕擦拭彭姨的落淚。
年僅30歲的林海媛曾在復大“死裏逃生”。在2013年被確診為“纖維肉瘤”後,為了治病,她借了五萬多元的高利貸,家裏因病返貧。因為腹中腫瘤巨大,多家大醫院都對她宣判了“死刑”,她甚至找不到一家醫院願意接收她,直到遇見復大腫瘤醫院總院長徐克成。復大組成了專家團隊為她治療,王建南教授主刀,成功拿下了她腹腔內重達6斤的腫瘤。
在今年2月16日廣東省扶貧辦聯合復大腫瘤醫院舉辦的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儀式上,她哭着上台為“救命恩人”獻上鮮花。她說:“是復大給了她第二次生命。”在本批扶貧援助計劃中,她是最年輕的一位癌癥患者。
當聽說復大準備前往廣東揭西地區開展第二批扶貧救助計劃時,她主動要求當志願者,“可以幫助更多的癌癥病人,我覺得很有意義。”林海媛激動地說。
採訪手記
窮病交加,雪上加霜。何況這病是癌癥,那就讓窮者更窮,這是險境,也幾乎是絕境。人世艱難,莫過於此。
山窮水儘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精準扶貧資助計劃”對於他們來說,何止是雪中送炭,更是絕處逢生的福音。
在癌癥患者康複過程中,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都會給身邊人帶來持久的興奮。每一次曙光乍現,也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希朢。在採訪彭姨時,我驚訝地發現,她是一位雖然窮困但卻樂觀且熱愛生活的人。
哪怕是蒸魚時調味的蔥,她也會一絲不苟地切成花,她說這樣好看,“和外面酒店一樣”。他老公特別愛吃她蒸的魚。她還說,有了這次的免費治療,她回到廉江又可以繼續打工了,“這樣就可以撫養兩個兒子,要不然我走了,老公一個人怎麼辦。”活着,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