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刀療法是一種局部植入放射性粒子的近距離療法,是一種治療惡性腫瘤的有效的微創治療技術,屬於近距離內放射治療的一種。常用125碘粒子,其半壽期為59天。常在超聲或CT引導下經皮(微創)或手術中將碘粒子植入腫瘤內或可能受腫瘤侵犯的組織內,也可以植入到腫瘤轉移的淋巴管道或淋巴結內。碘粒子衰變過程中發射出低劑量射程短的伽瑪射線,對腫瘤組織進行不間斷的持續照射,能夠殺死不同時期裂變的腫瘤細胞和腫瘤周圍乏氧細胞,因此,可以有效地治療腫瘤,防止腫瘤復發和轉移。
方法
應用特殊電腦計畫系統,根據CT或MRI影像, 構建三維治療計畫,計算出殺滅癌細胞所需的輻射劑量,從而確定粒子植入的範圍和數目。
優點
1.粒子植入是局部治療,不會對病人全身進行照射:
常規放射性治療(電療、伽馬刀治療等)由於輻射面積較大、放射性射線劑量大和貫穿人體,對人體的正常組織結構損傷很大。與常規外照射治療相比,粒子刀療法優勢顯著:內照射射線劑量小,作用時間更長,治療定位更準確,對腫瘤局部作用均勻,輻射半徑小,對周圍正常組織損傷極小,是一種非常好的局部治療手段;
2.碘粒子輻射直徑僅1.7cm,能量絕大部分被組織吸收;
3.碘粒子本身不會被人體吸收,也不會排出體外,因此對人體和環境均無危害;
4.植入的碘粒子對腫瘤組織直接照射,局部照射劑量遠比正常組織高得多,能最大限度殺傷腫瘤細胞,對正常組織和敏感組織損傷小;
5.持續性、低劑量反復照射,對腫瘤組織的生物效應明顯提高,對DNA雙鏈破壞完全;
6.放射源始終存放在專用的容器內,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不直接接觸粒子,操作安全,易於防護;
7.可作為常規放射治療的補充和協同治療的手段,會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適應證
作為下列腫瘤的主要或輔助治療手段:前列腺癌、各種軟組織腫瘤(肉瘤)、腦瘤(膠質瘤)、乳腺癌、胰腺癌、肝癌、舌癌、口腔癌、喉癌、鼻咽癌、宮頸癌、卵巢癌、甲狀腺癌、轉移性淋巴結等,常與冷凍消融療法聯合應用,具體見以下情況:
1.未經治療的原發腫瘤或對常規放化療不敏感的腫瘤,如前列腺癌,碘粒子療法可抑制腫瘤生長,達到常規治療一樣或更好的效果,而且保留了它的生理功能;
2.需要保留重要功能性組織或手術將累及重要器官的腫瘤,如腦深部腫瘤;
3.對於不願行根治性手術的病例,如甲狀腺癌、子宮頸癌等;
4.可用作“地雷”,植入癌腫轉移的途徑中,預防腫瘤局部區域性擴散,增強根治效果的預防性植入,預防復發;
5.轉移性腫瘤病灶或術後孤立性腫瘤轉移灶,如肺的多發轉移腫瘤;
6.由於身體狀況、腫瘤位置等因素影響,無法用手術切除的腫瘤,如巨型肝癌、鼻咽癌等;
7.外照射效果不佳或失敗的病例或外照射治療劑量不足,作為局部劑量的補充;
8.中晚期腫瘤的姑息治療,可達到有效控制腫瘤生長,保持器官功能、減輕疼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