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國MD 安德森腫瘤醫院陸教授給復大腫瘤醫院徐克成院長來電,說有一位患左小腿滑膜肉瘤的青年,在他們醫院接受了化療,目前準備截肢。病人才28歲,尚未結婚,拒絕截肢。這位教授對復大很了解,推薦病人來復大。此後,病人在與徐院長至少交流了二十幾次郵件後來到復大。病人是山東人,個子高大,結結實實,入院時,拄著拐杖,神情顯得焦慮而惶恐,同時流露出懷疑。這不奇怪,畢竟他見過“大世面”。他告訴徐院長,他在美國待了半年了,父母一直陪著他。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已一年沒有回山東的家了,先到北京,接受活檢,再化療,誰知化療後小腿腫得很厲害,他們馬上出國,到了美國。來復大後,專家為他作了磁共振檢查,見左小腿有10厘米長6厘米橫徑的腫塊。他接受了微血管介入。一周後,他的左腿活動漸漸變靈活了,再一周,能下地行走了,一個月後,他能圍著醫院走三圈了。磁共振復查,腫瘤縮小20%。再作一次微血管介入治療。活檢復查,不同部位共取了12塊活檢,結果全部顯示壞死組織。出院後一年半內,他定期回院復查,磁共振顯示腫瘤進一步縮小。
孟X然的治療記錄:
滑膜肉瘤,男性,28歲。左小腿滑膜肉瘤,曾作化療,無反應,病情進展,累及神經,引起下肢行走障礙。被建議截肢。後經微血管介入治療,腫瘤縮小,肢體運動恢復。腫瘤活檢多處,未見活性腫瘤細胞。
孟X然治療成功經驗
孟X然曾在中國和美國接受過化療,但病變進展,為什麽在接受微血管介入治療後取得神奇效果?這是由於該療法的特殊性決定的。
全身化療時,化療藥物全身分布,腫瘤組織內藥物濃度低,經常達不到足夠的腫瘤細胞殺傷力,而全身其他臟器內藥物分布不可忽視。因此,全身副作用大,而腫瘤組織內殺傷力不滿意。為此,人們常改用介入法動脈灌註給藥。將導管插入到腫瘤組織附近的供血動脈內,直接動脈灌註給藥。這樣,腫瘤區化療藥瞬間濃度大大提高,但缺點是藥物很快隨血液向全身流走,達不到高濃度化療藥持續發揮作用。
腫瘤微血管介入療法(Cancer Microvessel Intervention, CMI)是采用特殊工藝,將多種化療藥物配成微米級的微小顆粒,再按介入法超選擇插管到腫瘤供血動脈內給藥。這種化療藥物微小顆粒將選擇性地滲透到腫瘤組織內並保持長時間高濃度。其原理是:腫瘤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有很多縫隙,而正常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是緊密連接的。這樣,介入法超選插管註入的化療藥微小顆粒滲透到腫瘤組織間隙內,引起組織滲透壓增高,壓迫腫瘤毛細血管選擇性閉塞,從而使化療藥物較長時間滯留於腫瘤組織內。而到達正常毛細血管內的化療藥則由於顆粒過小,不會引起毛細血管栓塞,隨血流流走,加之化療藥用量極微,故不會對正常組織產生過多損傷,全身副作用非常小。